近日,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第二批城市更新創新案例(機制)經驗做法,經開區智慧谷產業園(以下簡稱“產業園”)項目憑借以《“三新融合”推動低效用地煥新,賦能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》為題的經驗做法入選。

據了解,智慧谷產業園項目突破傳統土地利用思維,通過“商住改工”,打造“產城人”深度融合的產業社區,實現城市更新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“三新融合”。
城市更新方面。針對主城區土地開發強度高、產業空間不足的問題,產業園實施“三調三補”土地混合利用模式,將原有商住土地調整為創新型工業用地,兼容研發、辦公及生活配套功能。
其次,產業園通過彈性容積率管控,成功騰退26家低效企業,建設體量達126萬平方米的“垂直產業社區”,實現研發生產、商務服務、人才公寓等功能的立體復合。

“我們采取長期租賃、先租后讓等方式,降低入園企業初期用地成本,進一步激發產業入駐活力。”智慧谷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。
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方面。聚焦園區服務貿易、數字經濟、總部經濟三大主導產業,產業園打造了軟件與IT服務、跨境電子商務等6條優勢產業鏈,并引入北京大學威海海洋研究院、哈工大天智創新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,構建“1+3+N”科技創新體系。
同時,園區還建立起“引、用、育、留”的全鏈條人才服務機制,與全國200余所高校開展合作,致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高地。

為了進一步推動產城人深度融合,產業園構建了3.0版產業社區。配套建設了青年活力中心、1256套人才公寓及風鈴木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等設施,解決職工安居與子女托育需求。T16藝文活力街區與周邊商業綜合體聯動,構建起“10分鐘職住生活圈”,形成一個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融合”的新型產業社區。